碳纤维布加固凭借质量轻、强度高、施工便捷、耐腐蚀性强等优势,已成为结构加固领域的受欢迎的技术。然而在实际工程中,许多施工人员往往只关注相关的流程,却对诸多细节掉以轻心,易导致加固效果大打折扣,甚至引发安全隐患。今天小编将梳理下大多数人都会忽略的关键细节,剖析其对加固质量的影响。

基层处理的“隐性缺陷”处理,是决定加固成败的关键盲区。施工中常见的误区是仅清除基层表面浮浆和灰尘,却对混凝土表层的细微裂缝、空鼓及强度不足区域视而不见。这些隐性缺陷会导致浸渍胶无法与基层形成有效粘结,后期易出现碳纤维布剥离现象。
施工操作中的“细节偏差”,往往成为质量隐患的源头。其一,浸渍胶涂刷厚度控制不当,过薄会导致碳纤维布浸润不充分,过厚则易产生气泡且增加成本,正确厚度应控制在相应厚度。其二,碳纤维布未粘贴时按“同向顺铺”原则操作,横向搭接长度不足或搭接位置出现褶皱,规范要求横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,铺贴时需用刮板沿纤维方向反复刮压,排出界面气泡并确保胶材充分浸润。其三,固化养护环节急于赶工,未达到规定养护时间就进行后续施工,20-25℃常温环境下,固化养护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时长,低温环境下需延长养护时间并采取保温措施。
材料储存的细节把控,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。多数施工方认为碳纤维布和浸渍胶只要未开封就无需特殊处理,实则二者对储存环境要求非常高。碳纤维布属于纤维类材料,存放时不可将碳纤维布折叠存放,这样会直接降低其抗拉强度;而浸渍胶作为胶粘剂,对温度尤为敏感,高温环境会导致胶体提前固化,低温则会使胶体出现分层、结晶现象,严重影响粘结性能。正确的做法是:将碳纤维布存放在通风干燥、温度适宜的库房内,避免阳光直射和地面潮湿;存放时远离火源和热源。
碳纤维布浸渍胶,应该和碳布密切配合好,在涂胶时要保证每束碳丝都要被胶液浸润,碳纤维布加固的浸润性越高,碳纤维布加固的工程加固效果也是越高。胶体的用量需要按照实际情况,以及所粘贴的碳纤维布的面积和层数进行控制。使得它们能够共同协作,从而提升整体的性能。
碳纤维布加固的质量控制,实则是对诸多细节的把控。材料储存的环境管控、基层处理的修复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等,这些易被忽略的细节共同决定了加固效果。只有做好这些细节,才能充分发挥碳纤维布的加固优势,确保结构加固的安全性和耐久性。